雾霾,全是钢铁的错吗?
发布时间:2013-12-10 新闻来源:一览钢铁英才网
日前,全国人民的视线都聚集在“雾霾”之中,一览钢铁英才网小编借此机会与大家交谈一下:雾霾,全是钢铁的错吗?
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再现大范围雾霾,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出单独的霾预警信号。而在北京,这是雾霾天一个月内第四次来袭。这个冬天我们饱尝空气质量恶化之苦。为了健康,我们成了“口罩里的国家”,但口罩显然改变不了环境。各地拉响警报后,首当其冲,钢铁、石化、电力等能源及重化工企业被要求减产甚至停产,以减少排放。
减产停产,自然会触了高排放企业的霉头,尤其还是在钢铁业目前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很快有人出来抱怨了:雾霾天又不只是我们的错,关了厂子能有多大用?
其实他们觉得委屈,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天不单是哪个钢厂排放造成的,也不是靠市民自觉少开几天车就能解决的,它牵涉到多个方面,需要综合治理。客观地说,仅就最近各地针对雾霾采取的应急措施效果来看,要求两高企业减产停产,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消除雾霾,似乎只有靠风“吹”,靠雨“洗”。一些地方干脆以人工降雨的方法除霾,气象部门预报天气时,也常说某天会迎来雨雪天气,雾霾天气届时将有望缓解。
雾霾天气频发,就一定是钢铁的错吗?其实不然,这不是钢铁企业或某个行业的过错,仔细想来,雾霾是所有人共同造成的,只要有排放,谁都脱不了干系。
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使得多种大气污染问题在过去近30年内集中出现,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区域蔓延,这在我国经济率先发展的城市群区域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为特征的传统煤烟型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且尚未根本解决的同时,臭氧和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且污染态势严峻、危害更大。两种污染形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气复合型污染。这种复合型空气污染,污染源复杂,产生原理千头万绪,需要综合施策,施策之后也不可能短期见效。
要治理雾霾,必须扩大公众参与,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限产、限行必然影响部分行业的正常生产,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难免会引起一些抱怨。持续的蓝天不是风刮出来的,更不是一味抱怨能见成效的。深受污染之害,有些抱怨情有可原,群众抱怨多了,政府和相关部门会更加重视,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抱怨限产、限行的人,也是污染的受害者。抱怨者不妨平心静气想一想,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健康,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是值得的。除了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之外,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在心动的同时,拿出实际行动。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