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钢铁产业调控
发布时间:2013-10-24 新闻来源:一览钢铁英才网
一位钢铁行业研究员告诉钢铁英才网记者,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他们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他坦言:“前几年我们年薪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今只有垫底的份了。”
2亿吨的过剩产能、不断增加的存量与不得不持续生产的矛盾,让钢铁行业陷入了一个“扩产—亏损—再扩—再亏”的怪圈;而现有的落后产能淘汰模式不但无法奏效,还起到了反面效果,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今后环保达标将作为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依据。但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部分企业仍能够亏本销售,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稳定,而且成效如何尚待观望。
高炉一旦点火,就不能轻易停止运行,否则会使炉体受到严重损伤。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能降低炉温,延长产品出炉时间,这被称为“闷炉”。
“一个1亿元建起来的高炉,完全熄火再点燃,需要1千多万元,而且要1-2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即便‘闷炉’,也容易导致炉体受损。因此,略微减低产量,进行‘大锅小炒’是最靠谱的做法。”一位钢铁行业人士对记者说。
“现在钢企状况比钢贸商更惨,我们至少可以歇业、转行,钢企却不行。他们一旦停止生产,就如不踩脚踏板的自行车一样,哗啦一声就倒了。”一位钢贸商说。
让我们回顾一下2003年至2007年之间,不论是钢企还是钢贸商,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会被买走。甚至于还没见到产品,只是见到提货单这样一张纸,就有企业付账。
也就是在那时,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中小钢企开始疯狂涌现,钢铁行业产能越拉越大。虽然2005年国家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目标是使中小型钢企数量减少、特大型集团增多,并对总体增量有所控制。但无序扩张的步伐,并未因此而减缓。
所谓落后产能,是指其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节能环保、生产安全及劳动者保护等方面未符合相关政策要求。这类产能不管大小、多少,都需整改或被淘汰。
面对山雨欲来的调控之势,很多钢铁企业将希望寄托于新型城镇化带来的需求。专家表示:城镇化主要是制度方面的革新,如户籍和土地制度。“而钢铁产业的下一波热潮,将与国内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伴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对于传统钢材的需求也将逐步回落,而具有更强性能的汽车用钢有望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