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应成为治理雾霾的有力推手

发布时间:2013-12-10      新闻来源:腾讯财经

   

  尽管对于一些煤化工项目仍存在争议,但肆虐全国雾霾正在让这种争议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在6日结束的2013中国煤制气技术与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方法有很多种,发展煤化工是最现实的选择。这其中煤制天然气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是实现减排目标的最佳选择。

  煤炭英才网专家建议,国家应在给予相关煤制气项目路条的情况下,抓紧推进项目的审批和落地,力争早日缓解中国日益紧张的天然气供应。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国雾霾天数已达29.9天,为52年来之最。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环保部常聘环评专家彭应登表示,我国将进入雾霾高发期,假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局面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

  截至目前,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今年9月10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笔者认为,《行动计划》透露出,煤制气在我国能源布局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为一直严控的煤制气打开政策闸门。在经过多年示范试点之后,国务院为此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改委对煤制天然气的项目审批加速。统计显示,继9月中旬有7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路条之后,国内最大的煤制气项目——新疆准东煤制气示范项目也获得发改委批准,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悉,今年以来,已经有将近20个煤制气项目获得“路条”。

  内蒙、新疆等地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发改委“路条”,为未来产业化、规模化铺路,并与当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方向一致。

  但业内最为担忧的是,环保问题是否能落实,特别是废水和煤渣的处理问题,及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其次则是,天然气外输管道配置及经济性问题。因此,在支持发展煤制气的同时,必须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水资源保护。

  在雾霾治理保卫战中,天然气的战略地位越发重要,低迷的煤炭形势更为煤制天然气发展提供机遇。

  在雾霾肆虐、天然气供需矛盾愈加突出的背景下,我国对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显得更加迫切。目前,煤制气示范项目运行良好,产品品质、稳定性、供应能力等各项指标均表现正常,这为发改委加大项目审批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制约煤制气发展的重要因素——输送管道,也伴随着新疆煤制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建设逐渐化解。综合以上因素,在国家政策加码力推的情况下,未来三年我国将迎来煤制气项集中爆发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快速发展,连续10年消费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据预测,至2015年中国天然气表观需求量将达到2600亿方。其中进口依存度预计达40%。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及煤化工产业规划的出台,煤制天然气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来发展煤制天然气,将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保障国家能源的安全与天然气稳定的供应。

                  煤矿招聘   煤炭人才网   煤炭人才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429 客服信箱:geo@job1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