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三大巨头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闻来源:中国企业报
宝钢、武钢、鞍钢被誉为钢铁行业中的三大巨头,而在产能过剩、需求低迷、节能减排的多重压力下,巨头企业也是“举步维艰”。
三大钢铁央企上市公司武钢、宝钢、ST鞍钢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3年1到9月,武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1亿元,同比增加98.44%。ST鞍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00万元,同比增加124.13%,2013年同期亏损11.94亿元。宝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2亿元,同比下降56.99%。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曾指出,国际大型钢企集团的非钢产业占比都很高,如新日铁为35%,蒂森克虏伯为40%—60%,印度塔塔为40%;此外,国内钢企非钢产业销售利润平均在3.5%—6%,还未达到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我国钢铁企业在非钢产业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正在制定较高的“十二五”非钢产业发展目标,如根据宝钢集团的规划,2015年多元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2018年这一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武钢则规划这一数字达到1100亿元,占集团规划总收入的30%以上;鞍钢集团则力争到2020年实现非钢产业收入、利润贡献达到50%以上,非钢产业外部市场收入比例达到50%以上。
在这几家央企中,最有名的是当年武钢的“养猪”事件,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钢铁行业中的央企开始重视非钢产业。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曾表示,“十二五”期间,武钢要将非钢产业比例提高至30%。按照武钢的规划,在原有辅业的基础上,武钢的非钢产业将包括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后勤服务、国际贸易等产业。
从宝钢的利润构成就可以看出非钢产业的重要性。宝钢2012年利润为110亿元,非钢产业利润为60亿元,利润构成接近60%。2013年上半年,宝钢利润为52亿元,非钢利润为16亿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长富称,从这些数据可见,非钢产业在钢企今后产业结构地位愈发重要。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